close

34770777-FF1F-4F2A-BA00-784D1A5625BD.jpeg

 

你是否曾經無論是與家人關係、朋友關係、同事關係,或者甚至是陌生人關係的相處經驗裡,因為他人無法理解自己而感到生氣呢?!家人之間,因為是家人,所以對方理所應當的要瞭解你一切的行動背後的用意。朋友之間,尤其是你認為長久以來的好友,覺得都相處那麼長時間了,理當對彼此有某種程度的認識,怎麼還會不理解我呢?!同事之間,我一直都是以誠相待,為什麼還是會被誤會呢?!陌生人之間,這些都是基本禮儀與道德,為什麼你還不懂呢?!

 

童話故事裡,甚至是一些影片、電影等等,都出現過我知道你現在的心裡在想什麼的橋段。對方若是做出了一些你心裡想要的行動後,除了開心驚喜外,卻也多了期待往後每一次的理解。當對方無法理解自己內心真正所渴望的正確答案時,就感到非常的失望與生氣。殊不知,其實很多所謂的心電感應的行爲都是平日裡觀察出來的結果。

 

當我們將你一定要理解我心裡所想的期望套用在他人身上時,就等同我們將生命的決定自主權交託依附在他人身上,而失去了對自己負責的力量。其實,一直以來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你的人就是自己,不是家人,不是多年好友,更不是關係較淺薄的他人。所以,當然他人不需要為了你的想法與情緒負責,因為他們不是理所當然的必需理解你心裡的一切。

 

將一切期望他人理解你的心回歸到自己身上,練習做個在這個世界上最理解自己的人,是最有益身心的方式了。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我的塔羅占卜裡,一直提到的『靜心』與『覺察』。因為『靜心』能夠幫助我們回到當下,而『覺察』則能夠協助我們看見自己的情緒來源。只有當你理解情緒的源頭,然後處理它,接受它,最後放下它,你的情緒才能夠獲得一個完整的釋放。

 

關係中,如果你想要有所改善,就是雙方的溝通了。構通的過程中,不需要期望對方全然接受你所有的觀點,相反的,你也不可能全然接受對方的所有觀點。但是,至少在溝通的當下你是打從心裡真誠的,切記溝通的本質不是要控制他人的想法與行動,而是透過溝通的方式闡述你的感受,無論溝通後的結果如何接受它。

 

有時候,可能會覺得我是在溝通呀,但是最後總會吵起來,好像溝通了之後關係更糟糕。這其中就牽涉到雙方的說話方式與溝通的心態,若你有相關的問題,賴佩霞老師的『我想跟你好好說話』一書,是個不錯的參考。

 

祝福你~順心,平安,喜樂!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ristarotwhisper 的頭像
    Iristarotwhisper

    艾芮絲心靈塔羅絮語

    Iristarotwhisp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